饲料添加剂目录 饲料添加剂有哪些

饲料添加剂目录 饲料添加剂有哪些

饲料添加剂有哪些

新型饲料添加剂有泰乐菌素、黄霉素、杆菌肽锌、大豆异黄酮、喹烯酮、肉桂醛等,不仅高效实惠,而且还是低残留的绿色健康抗生素添加剂。

1、泰乐菌素:抑制及杀灭微生物的种类范围广,对支原体使用效果很好。

2、黄霉素:通过干扰肽聚糖合成有极强的抑菌作用,还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3、杆菌肽锌:对革兰氏阳性菌效果明显。

饲料添加剂目录

饲料添加剂分类

1、胆汁酸

龙昌胆汁酸是胆汁的主要活性成分,在肝肠循环中,与脂肪酸结合,乳化脂肪同时,与脂肪酸形成脂溶性复合物,使脂肪酸得以透膜吸收已完成消化和吸收。机体的一切生化反应,尤其是酶促反应,都是在水溶液中进行,所以脂肪只有被乳化并形成脂肪酸-乳化剂复合物,才能进入脂肪酸酶解流程。由于肝肠循环不是一个完全封闭的循环,内源性乳化剂分泌量的不足就成为影响脂肪消化吸收的最大因素。饲料级胆汁酸是一种高性能脂肪乳化剂。它能提高内源性乳化剂活性、弥补内源性乳化剂分泌的不足,从而释放饲料潜在能量。具有促进脂肪消化吸收,保肝护胆,改善畜禽健康,提高饲料利用率。

2、酸化剂

包括柠檬酸,延胡索酸,乳酸,乙酸,盐酸,磷酸及复合酸化剂等,在生猪日粮中添加适量的酸化剂可显著提高猪日增重,降低饲养成本。

3、甲酸钙

甲酸钙作为一种饲料添加剂,特别适用于断奶仔猪,它可影响肠道微生物的增殖,活化胃蛋白酶原,提高自然代谢物的能量利用,提高饲料转化率,防止腹泻、下痢,提高仔猪成活率和日增重速度。同时饲料级甲酸钙还具有防霉保鲜的功效。在饲料中添加甲酸钙,在动物体内会游离出微量甲酸,使胃肠道PH值降低,并且具有缓冲作用,有利于胃肠道内PH值稳定,从而抑制有害细菌的繁殖,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生长,如乳酸杆菌的生长,达到覆盖肠粘膜不受毒素的侵入,从而达到控制和防止与细菌有关的腹泻、下痢等现象发生,其添加量一般为1-1.5%。甲酸钙作为酸化剂,与柠檬酸相比,在饲料生产过程中不会潮解,流动性好,pH值为中性,不会造成设备腐蚀,直接加入饲料中能防止维生素和氨基酸等营养成分被破坏,是一种理想的饲料酸化剂。

4、双乙酸钠

双乙酸钠是一种性质稳定的饲料防霉防腐剂、酸味剂和改良剂。外观为白色粉末,带醋酸气味,易吸湿,极易溶于水。自然状态下,双乙酸钠会缓慢放出乙酸。乙酸可有效地渗透到霉菌组织的细胞壁,干扰细胞间酶的相互作用,可使细胞内蛋白质变性,从而起到抗菌防霉作用。使用双乙酸钠既保持了乙酸的杀菌性能,又不致因酸性太大而导致饲料适口性变差。故SDA能防止贮藏的食品和饮料发霉腐败,从而具有防霉保鲜的效果。

5、促生长

包括喹乙醇,猪快长,速育精,血多素,肝渣,畜禽乐,肥猪旺等。

6、微量元素

包括铜,铁,锌,钴,锰,碘,硒,钙,磷等,具有调节机体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增强抗病能力和提高饲料利用率等作用。添加后生猪日增重一般可提高10%-20%,降低饲料成本8%-10%。

7、维生素

包括维生素A、D2、E、K3、B1、D3、B2、B6、C以及多种维生素,胆碱,肉猪预混料添加剂,维他胖,泰德维他-80,法国肥,保健素,强壮素等,可根据猪的不同品种和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科学地选使用。

8、氨基酸

包括赖氨酸、蛋氨酸、谷氨酸等18种氨基酸,以及生宝,禽畜宝,饲料酵母,羽毛粉,蚯蚓粉,饲喂乐等,使用最多的有赖氨酸和蛋氨酸等添加剂,在日粮中加入0.2%的赖氨酸喂猪,日增重可以提高10%左右。

9、抗生素

金毒素,盐霉素,四环素,杆菌素,林可霉素,康泰饲料添加剂及猪宝,保生素等。

10、驱虫保健

包括安宝球净,克球粉,喂宝-34等。

11、防霉

由于米糠,鱼粉等精饲料含油脂率高,存放时间久易氧化变质,添加乙氧喹啉等,可防止饲料氧化,添加丙酸,丙酸钠等可防止饲料霉变。添加肉桂粉,不仅有强大的杀菌作用,还有香味诱食、药物保健、促生长等功效。

12、中草药

包括大蒜,艾粉松针粉,芒硝,党参叶,麦饭石,野山楂,橘皮粉,刺五加,苍术,益母草等,

13、缓冲饲料

包括碳酸氢钠,碳酸钙,氧化镁,磷酸钙等。

14、调味性

包括谷氨酸钠,食用氯化钠,枸橼酸,乳糖,麦芽糖,干草等。

15、激素类

包括生乳录,助长素,育肥灵等。

饲料添加剂目录

饲料添加剂商品名规定

饲料添加剂的商品名规定如下:

1. 商品名应该准确描述饲料添加剂的性质、用途、成分和含量等信息,不得误导消费者。

2. 商品名中不得包含虚假宣传、夸大成分或功效的词语,如“绝对安全”、“万能药”等。

3. 商品名应该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规定进行命名,不得使用未经批准的名称。

4. 商品名中不得使用含有“化学药品”、“毒性物质”等不当词语的名称。

5. 商品名中不得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名称和标志。

6. 商品名应该使用标准的化学名称或通用名称,不得使用地方方言、俚语或特定行业术语。

7. 商品名应该清晰明了,易于识别和理解,不得使用不恰当的缩写或简称。

8. 商品名不得包含任何与产品无关的信息,如生产日期、保质期等。

以上是饲料添加剂商品名的规定,企业在命名时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商品名准确、清晰、合法、规范。

饲料添加剂目录

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中允许添加的药物有哪些

根据农业部168号公告《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饲料药物添加剂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农业部批准的具有预防动物疾病、促进动物生长作用,可在饲料中长时间添加使用的饲料药物添加剂,其产品批准文号为“兽药添字”;

第二类是农业部批准的用于防治动物疾病,并规定疗程,仅是通过混饲给药的饲料药物添加剂,其产品批准文号为“兽药字”。第一类饲料药物添加剂有34种,其中,可在猪饲料中长时间使用的有氨苯砷酸(阿散酸)、洛克沙胂、杆菌肽锌、黄霉素预混剂(富乐旺)、维吉尼亚霉素(速大肥)、喹乙醇(禁用于体重超过35千克的猪)、喹烯酮(农业部第295公告)、那西肽预混剂(农业部第1204公告增加用于猪促生长)、阿美拉霉素(效美素)、盐霉素钠(优素精、赛可喜)、硫酸黏杆菌素(抗敌素)、牛至油(诺必达)、杆菌肽锌、硫酸黏杆菌素预混剂(万能肥素)、土霉素钙、吉他霉素、金霉素和恩拉霉素。在使用药物添加剂时,必须在产品标签中标明所含兽药成分的名称、含量、适用范围、停药期规定及注意事项等;

第二类饲料药物添加剂,包括磷酸泰乐菌素预混剂、硫酸安普霉素预混剂、盐酸林可霉素预混剂、伊维菌素预混剂等24种,各畜禽养殖场及养殖户须凭兽医处方购买、使用。

饲料添加剂目录

什么是饲料添加剂Ⅰ类与Ⅱ类

1. 饲料添加剂(Ⅰ类)含义

(一) 利用微生物发酵、化学和物理方法直接生产的饲料添加剂产品;

(二) 在原料生产工艺中同时得到维生素A和维生素D3两种成分混合物,并符合饲料添加剂维生素A /D3微粒国家标准的产品;

(三) 在单一微生物发酵工艺中同时产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酶,经加工生产的稳定的复合酶制剂;

(四) 在单一培养工艺中可共同生长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微生物菌种,经加工生产稳定的复合微生物制剂。

2. 饲料添加剂(Ⅱ类)含义

(一) 将饲料添加剂(Ⅰ类)产品改变浓度的;

(二) 将饲料级氨基酸、酶制剂、微生物添加剂、抗氧化剂、防腐剂、电解质平衡剂、着色剂或调味剂香料等同一类多品种饲料添加剂混合配制的上述各类预混剂;

(三) 将饲料添加剂(Ⅰ类)进行精制、脱水、包被等工艺处理的。

饲料添加剂目录

(23)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仅允许本站作者评论

评论列表(3条)

    联系我们

    邮件:邮件:kez888@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3: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