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有幸埋忠骨 青山有幸埋忠骨全诗

青山有幸埋忠骨 青山有幸埋忠骨全诗

青山有幸埋忠骨全诗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总共就只有这两句,“青山处处埋忠骨”改自“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何须马革裹尸还”出自徐锡麟《出塞》“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尾句。

青山有幸埋忠骨诗句出自何处,全诗是什么

青山处处埋忠骨不是一首诗,而是由作者晓年写作的一篇短文,主要讲了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泽东惊悉这个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泽东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 “青山处处埋忠骨”改自“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这是刻在杭州西湖岳王墓石柱上的一副对联。“何须马革裹尸还”应出自清·徐锡麟《出塞》“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典故出自《后汉书·马援列传》。

青山有幸埋忠骨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意思是什么来历呢

最初是为什么,比较难以查证了,不过后来恐怕主要是成本原因。如果仔细查一下的话,秦桧像铸过大概12次。其中大概有两次是铜铸,其余是铁铸。秦桧像在古代的时候常常被人打来打去,损耗地非常快。仅18世纪便重铸4次。我猜测,由于损耗非常快,使用铜铸就显得成本有点高了,后来常常都是用官府收缴的兵器(也就不必出钱购买材料)来铸造的。

青山有幸埋忠骨

青山有幸埋忠骨全诗下一句是什么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选自龚自珍《己亥杂诗》。

(扩展:作者简介,龚自珍(1792~1841),字璱(sè)人,号定庵(ān)。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青山有幸埋忠骨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忠骨指什么

这句话出自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一句。其中,“青山有幸埋忠骨”是指忠臣义士们能够被安葬在大好河山里,成为千古瞩目的英雄;“白铁无辜铸佞臣”是指铸造白铁器的铁匠们无辜受牵连被杀害。这句话旨在表达忠臣义士忠于国家,不愿屈从于权势,为国家和人民倾注了全部的热血和忠诚;铁匠们在权势的压迫下,面临生死危机,坚守正义之心,坚决不屈服于权势,为百姓付出了生命。这样的品质和精神是我们应该学习和传承的,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青山有幸埋忠骨

(29)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仅允许本站作者评论

评论列表(3条)

    联系我们

    邮件:邮件:kez888@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3: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