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故事 郑和下西洋全文

郑和下西洋故事 郑和下西洋全文

郑和下西洋全文

1405年7月11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苏州府刘家港码头人山人海,无数面彩旗迎风招展。受明朝皇帝派遣,35岁的三保太监郑和即将率领船队第一次出使西洋。随行的有水手、翻译、医生和护船的兵士,共两万七千八百多人。

  两百多艘船只整齐地停靠在码头边。其中62艘大船特别雄伟壮观,这些大船又叫“宝船”。每艘宝船长约148米,宽约60米,有十多层楼房那么高。船上有九根桅杆和十二面风帆,可以乘坐一千多人,需由二三百人驾驶。船上配备着航海罗盘等当时最先进的仪器。紧挨着宝船的还有许多战船、粮船和水船。

  将近中午,身材魁梧的郑和健步走上指挥船,他双手抱拳向岸上的人群告别,接着高举令旗,大声喊道:“启航!”在人们的欢呼声和祝福声中,船队像一条巨龙,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船队出了长江口,驶过东海和南海,破浪西行。每到一个国家,郑和先把国书递交给国王,并代表明朝皇帝向他们赠送礼品,希望同他们友好交往。各国君臣看见船队规模宏大,使者的态度友好亲切,没有丝毫炫耀武力、威胁别人的意思,都表示热烈欢迎;老百姓听说明朝的船队来了,也都扶老携幼,争相到海边观看。他们面对那些从来没有看见过的宝船,个个惊叹不已。当时中国的丝绸、瓷器早就名扬海外,沿途的百姓听说船队满载这些产品,都很高兴,纷纷用香料、珊瑚、珠宝等去换取中国的土特产品。各地的商人十分乐意同中国人做生意。很多人还向中国客人赠送礼物,以表达友好的感情。

  然而,这次航行也充满了凶险。在大海上,船队好几次遇上险恶的风浪。狂风呼啸着,海水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巨浪疯狂地扑向船队,仿佛要把船只撕裂。面对如此险境,郑和总是镇定自若,指挥船队在波峰浪谷中奋勇向前,一次次化险为夷。船队在归途中还遇到过海盗的袭击。郑和根据事先得到的消息,命令军士们严阵以待。当海盗船乘着黑夜,偷偷摸摸靠近船队时,郑和的船队迅速将海盗包围起来。士兵们从大船上往下丢火把,将海盗船烧着了。海盗们无处可逃,只好乖乖地当了俘虏。

  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率领船队出洋七次,前后到过三十多个国家。最后一次远航,郑和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鬓发全白了。这次航行,一直到达非洲东岸,直到第三年才回到祖国。

  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它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也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郑和出使,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直到现在,有关国家还流传着三保太监下西洋的故事。

郑和下西洋故事

郑和下西洋野史

野史记载其目的是寻找建文帝朱允炆。

郑和下西洋是1405年-1433年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首次航行始于永乐三年(1405年),郑和下西洋起锚地是江苏太仓的刘家港,末次航行结束于宣德八年(1433年),共计七次。由于使团正使由郑和担任,且船队航行至婆罗洲以西洋面(即明代所谓“西洋”),故名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故事

郑和下西洋海外史迹和传说有什么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航海家,他率领的船队曾多次远航到印度洋、非洲等地,开创了中国古代航海史的辉煌篇章。下面是郑和下西洋的一些历史和传说: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航海史上的重要事件,他率领的船队开创了中国与世界交流的新纪元,对于推动中国与世界的文化、经济、贸易等方面的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郑和下西洋的传说:在郑和下西洋的过程中,有很多传说和故事。例如,有传说说郑和曾经在非洲留下了后代,这些后代成为了当地的贵族;还有传说说郑和曾经在印度洋上遇到了风暴,但是他祈求上天后,风暴奇迹般地停止了。

郑和下西洋的海外史迹:郑和下西洋期间,他曾经到达了很多地方,留下了许多历史遗迹。例如,在斯里兰卡的吉兰加纳国家公园,可以看到郑和下西洋时期的石碑和石柱;在肯尼亚的马林迪港,可以看到郑和下西洋时期的石碑和石柱;在印度的古吉拉特邦,可以看到郑和下西洋时期的石碑和石柱等等。

郑和下西洋故事

郑和下西洋的宝船的故事

据《明史·郑和传》记载,郑和下西洋乘坐的是44丈长,18丈宽的“大宝船”。


一根出土于当年造宝船的船坞的木尺表明一尺相当于31.3厘米,十尺为一丈,也就是说,“大宝船”有近138米之长。



明代太监洪保墓中的一段铭文记载“永乐纪元……乘大福等号五千料巨舶。赍捧诏敕使西洋各番国”。


太监洪保作为郑和的重要跟班,应该是和郑和乘坐的是同一艘船。“大福号”应该就是“大宝船”。


料,当时的容量单位,五千料相当于今天的2500多吨的排水量。


要知道,近百年后的哥伦布远航的三艘船中,最大的圣玛利亚号排水量也仅有100吨。


郑和每一次出行随行船只200余艘,这样算来,平均每艘船至少得乘载千人!

如何看待郑和下西洋

对国外:

1、向外国传递了中华文化,利于世界各地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2、中国的丝织品、瓷器受到西洋诸国的欢迎,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外国的香料也运送到国内,并且与各国互通有无,各自取长补短。

对国内:

1、外交军事:与很多国家进行沟通交流,宣扬了明朝的威望,使明王朝在东南亚全面建立起华夷政治体系,打击了斯里兰卡锡兰山国的同志,惩治了海盗。

2、政治:郑和船队游历过大西洋和印度洋,使周边许多小国臣服于明王朝,巩固的王朝稳定。

3、经济:引进许多新的生产技术,改进国内的手工业发展,发明了新器型扁壶、花浇等。

4、文化:加强了中外文化交流,促进文化的繁荣发展。

5、宗教: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伊斯兰教在印度尼西亚以及东南亚其他地区的传播,带回了天方国大清真寺的写真画本。

负面影响

郑和下西洋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浪费了国家的大量资源,这也成为明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43)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仅允许本站作者评论

评论列表(3条)

    联系我们

    邮件:邮件:kez888@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3: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